在重慶彭水的群山環抱中,一度沉寂的老茶山正煥發出新的生機。近年來,當地通過科學規劃和持續投入,讓這片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土地重新披上綠裝,茶樹成行成列,嫩綠的茶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“金葉子”。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武陵山區,擁有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。老茶山曾因品種老化、管理粗放等原因逐漸荒廢,但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始終適宜茶葉生長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,彭水縣將茶產業作為特色農業重點發展,通過引進優良品種、推廣生態種植技術、完善基礎設施,讓老茶山重煥生機。
在茶樹種植過程中,彭水注重科技支撐和品質提升。農業部門引進福鼎大白茶、黃金芽等高附加值品種,推廣綠色防控和有機施肥技術,確保茶葉品質優良。同時,當地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帶動周邊群眾參與茶樹種植、管護和采摘,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。
如今,老茶山的復活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,更促進了生態保護。茶樹種植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,改善了山區生態環境。每到采茶季節,滿山茶樹吐露新芽,茶農們忙碌采摘,一幅產業興、生態美、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。
隨著茶葉加工產業鏈的延伸,彭水茶產業的附加值不斷提升。當地開發了紅茶、綠茶、白茶等多類產品,并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。老茶山長出的“金葉子”,正成為彭水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,見證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華麗轉變。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yw55597.com/product/876.html
更新時間:2025-10-16 11:42:51